“千寒易除,一湿难去。湿性黏浊,如油入面。”
初秋已至,到处弥漫着秋的气息,北方温度普遍降低,开窗通风越来越少,南方的天气却是台风与雨水不断,让人不胜其烦。
所处环境湿气较大,久而久之,湿寒会慢慢侵入人体。
湿是诱发人体生病的六邪之一,一旦受到他的侵害,常年不易祛除,疾病缠绵难愈,病程时间较长,反复发作。
体内湿气过重,会让人觉得困倦、身体四肢沉重、没有食欲、手脚冰冷、皮肤起疹、脸上黏腻不舒服,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。那么,湿气侵袭人体后会有那些表现?
湿气侵袭人体后,起床后会这4个信号很明显
1、起床时的感觉
若早上起床后,出现了特别疲劳的感觉,头晕目眩的打不起精神,即使睡眠时间很充分了,但起床后还总觉得很困倦、乏力、觉得头沉、打不起精神。感觉身体就像是被湿衣服裹住一样,人也懒得动弹……那么就要怀疑身体里是不是有湿气了。
2、刷牙时恶心感觉有痰
看早上起来刷牙的时候,恶不恶心?
有些人一刷牙就呕吐、恶心,嗓子里边总是有丝丝拉拉的、不干不净的感觉,即使有吐痰,也只是体内有湿气的表现。
3、洗漱时看一下舌苔
刷牙时,观察一下舌头,舌为心之苗,又为脾之外候,舌头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们身体状况的。
健康舌头:舌淡红而润泽,舌面有一层舌苔,薄白而清静,干湿适中,不滑不燥。
而:舌苔白厚,看起来滑而湿润,则说明体内有寒;
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、发黄发腻,则说明体内有湿热;如果舌质赤红无苔,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。
如果舌苔有齿痕,则说明体内湿气多,舌体就会胀大起来,顶着牙齿久了就留下齿痕。
4、如厕时看大便
清晨方便后,可以观察一下大便。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,一箱水还冲不净。不方便观察马桶的,也可以观察手纸,正常的话一两张纸就够了,如果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,也说明体内有湿了。
另外,大便的颜色和形状也可以帮助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气。正常的大便是金黄色香蕉形的,但现在很少有人是这种健康的大便。体内有湿的情况下,大便的颜色发青,溏软不成形,总有排不净的感觉。时间长了,宿便产生的毒素积留在体内,则百病丛生。
体内湿气重的人,有四禁忌:
1、饮食忌生冷
湿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摄取的营养物太多,难以消化,化为湿气;冷刺激的食物会加重体内的湿气,影响肠胃消化吸收功能,不宜经常食用。
适当减少酒、肥甘厚味、甜食、油炸食品等油腻食物摄入;少吃生冷食物、冰品或凉性蔬果。
2、酗酒忌无度
饮酒过多,会伤害到肝脏,同时还会损害胃粘膜影响到消化系统,对脾脏造成伤害,不利于脾脏祛湿。
另外,对于吸烟的男性朋友来说,应戒烟,烟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,不利于湿气的排出。
3、疲劳忌过度
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劳动,均需要做到适量。
一旦过度劳累,就会导致肠胃功能失衡,消化分泌系统失调,从而影响到对食物的消化,导致体内水分的排出出现障碍。
4、环境忌湿气
日常生活中应当留心:不要直接睡地板,地板湿气重,容易入侵体内,造成四肢酸痛;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,不要盖潮湿的被子,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,吹干头发。
经典一杯水“排湿高手”莫过薏米
薏米红豆消水肿
祛除体内湿气,薏米红豆是佳品,既能当茶喝,又能当饭吃。在熬薏米红豆粥时,不要加大米进去。
先将薏米和赤小豆先泡个几个小时,然后放在锅里加进去足够的水,烧开后熄火,让薏米和赤小豆在锅里闷半个小时,再加火,烧开后再闷半个小时,赤小豆粥就煮成了。有高压锅的,直接泡后煮压一会就可以。
中医认为“诸湿肿满,皆属脾”,脾主运化,脾胃功能好,才能把体内多余的湿气运化出去,最好再加一些互补的食材,大麦、苦荞、栀子、芡实、陈皮等,使其性质更为温和、平性。这些食材可以日常搭配饮食,也可以平时泡茶喝。
芡实:味甘涩、性平,可调整消耗的脾胃功能,补益脾胃,让它获得动力,也能去除体内湿气,让机体获得轻松感,消除困倦。对于人体来说,芡实是任何季节食用都非常适合的。
精心搭配好的,想喝的时候就用开水冲泡一下,仅仅几分钟就可以喝上一杯祛湿茶。极大程度上节省了准备的时间,可以说是学生族和上班族的不二之选。
平时吃得太油腻或者身体浮肿的厉害,每天泡上这么一杯给肠道刮刮油脂,身体消消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