薏米

首页 » 常识 » 诊断 » 脾脏运转不灵则生脾气,源头有三思
TUhjnbcbe - 2025/2/17 9:23:00

“脾气”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,好多师兄甚至自己都知道脾气不好,但却没有办法去化解。

在大多数情况下,我们已经把脾气和怒气划上等号了,而忽视了其根本。

那么“脾气大”的根源是什么呢?

其实很简单,顾名思义,脾气脾气,源头就在于我们的脾脏,当脾脏的运转发生问题的时候,自然就会生出脾气。

换句话说,这“脾气”等于是脾脏给我们的一种警示——告诉我们身体内的脾脏有问题了,需要多多重视。

01①五脏——脾胃互为表里,主运转,五脏不调即发“脾气”

很多师兄可能都没有听过“脾脏”,因为这个器官的存在感确实不强。

就像是大家肚子不舒服去看医生,一般来说都会考虑胃、小肠、大肠、心、肝、肾等等,却很少有人会考虑脾脏。

其实在中医的角度来说,“脾”才是最重要的五脏之一——心肝脾肺肾,而且它和胃互为表里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脾胃”。

从功能上来说,脾胃合在一起,乃是我们的消化器官,为我们的身体提供养料,如果脾胃不好的话,那一般来说就会导致消化不良——要么胃口不好,要么胃口很好但是无法吸收,导致身体还是很糟糕。

只不过除了消化以外,“脾脏”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,那就是运化各种体液和气血,对于五脏的调和有着重要作用。

脾脏喜燥恶湿,而一旦体内湿气太重,脾脏的运转就会出现问题,进一步还会导致五脏也不再调和,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各种问题,自然而然就想要对着外界“发脾气”了。

只不过冲外发脾气并不能解决内部“脾胃不调”的问题,一定要从内部解决问题才行。

对此师兄们可以服用一些“健脾”和“祛湿”的食物或者药物,比如薏米红豆汤,藿香正气水等等,但是更重要的还是从源头上去解决问题。

而这个源头,就在于我们的内心,正是由于一些负能量悄悄的跑进来,这才让我们的脾脏出现了问题。

02②脾气的三大源头——思、怨、忧

那么究竟是哪些负能量会导致脾脏不调和呢?就像是怒伤肝,喜伤心一样,什么情绪会伤害我们的脾脏,导致它“发脾气”呢?

其实主要有三种——由轻到重分别为思、怨、忧。

所谓的“思”,也就是心思重,这是所有负能量中最轻的一种,但如果控制不好,就会变得越来越严重。

所谓“千里之堤,毁于蚁穴”,这“思”就相当于是第一个蚁穴。

其实“思考”本身并不是贬义词,我们常说要“三思而后行”,如果做事完全不经大脑的话,很容易就会闯祸。

但是思虑过多也不行,孔子也曾说过,完全不思考肯定是不行的,但一而再,再而三的考虑也会错过机会,考虑两次也就足够了——“再,思可矣”。

像是有些师兄就心思过重,一点小事也要反复的考量。

比如说“晚上去哪里吃饭”,这本来是一件小事,但是有些师兄也要再三比较和考虑,制定好多计划,为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这就是一种轻微的负能量了。

思再往上,就是怨。

这个“怨”就是心中的一股怨气,往往产生于家人或者好朋友之间。

比如说老公觉得老婆花钱太厉害,老婆觉得老公不讲个人卫生;父母觉得孩子不听话,孩子觉得父母太啰嗦。

再比如张三和李四是好兄弟,张三借钱给李四,但是李四没有表示感谢,从张三的角度来说就觉得李四不懂感恩,而从李四的角度可能觉得这种小事不值得一说。

这种怨气往往还只是停留在心里,或者嘴上抱怨几句,还没有到爆发出来的程度,可是也等于是在心中埋下了种子,也会影响脾脏。

就像是心思过重,或者有一些怨气的人,往往胃口就不太好,像是红楼梦里面的林妹妹就是如此——心思重,又对宝玉的风流有怨气,所以脾胃就很差,身体也虚弱。

怨再往上,那就是忧了。

从造字的角度来说,忧左边一个心,右边一个“尤其”的尤,指的就是心情沉重。

这个道理也很简单,有些人心思重,大事小事都要在心中反复咀嚼,几乎时时刻刻都在考量;或者和家人以及亲朋好友之中有着太多的怨气,又无处发泄。

这些加在一起,就会让人变得忧虑,而我们每个人的心力又是有限的,都消耗在思考和抱怨之中了,就会积压在脾脏中,给它带来极大的压力,让它运转不灵,久而久之“脾气”自然越来越大。

像是三国里面最聪明的诸葛亮,但由于压力太大,蜀国的每一件小事他都要亲自过问,并为此焦虑烦恼,饮食也不规律,就算吃也只吃一点点,导致身体非常虚弱,早早就积劳成疾过世了,这就是忧思太重,再加上对昏庸的后主刘禅的怨气所导致。

1
查看完整版本: 脾脏运转不灵则生脾气,源头有三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