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说的这味中药材,是一味被埋没的“千古圣药”,可谓是“沧海遗珠”,这味中药材就是芡实。
芡实,又名鸡头米,与鸡无关,由于芡实的花萼长的很像鸡喙,所以大家又叫“鸡头米”,是一种杂粮,同时也是药食同源的药材。
中医认为它性平,味甘淡、涩,具有固肾涩精、补脾止泻、利水渗湿、补中益气、滋补强壮之功效。
芡实因其和人参一样,有健脾祛湿、益肾固精、补益强身的作用,以及“补而不峻”、“防燥不腻”的特点,被誉为“水中人参”。
一:补脾,芡实补脾,其和它的生长环境有关。
芡实虽然长在水里,但是根是扎在泥土里面,吸收土壤的营养,还能把营养不断往上传输,这跟脾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,然后传输到身体各个部位一样。
这种生长习性,也让芡实具有“坤土之气”,决定了芡实入脾土“补脾、健脾”的作用。
一来可以加强脾胃的消化能力,提高脾胃功能,二来能缓解脾虚,调理因此造成的小便不利、大便溏泄等症…
现在有的人吃一点东西就已经很饱了,消化不良,积食,还有人吃什么拉什么,食物不能很好地吸收,导致腹泻,完谷不化,这些都是脾胃不好,脾不健运的问题。
芡实还具备了山药所没有的祛湿功效,而且它在使用时不需要像薏米那样辨清寒热体质,更为方便,冬春季因滋补不当、过食油腻导致体内生湿时,吃它正合适。
二:补肾,在补肾方面,可帮助肾气固摄。
在众多药食中,芡实是为数不多能脾肾双补的食材。因为脾怕湿、肾怕燥,很多补肾的药用多了会助湿,很多祛湿的药又伤肾。
芡实甘淡,甘能补脾、涩能收能止泄,止遗、淡能祛湿、同时芡实还是水生植物,天生带有滋养之性,不用担心祛湿太过给身体带来过大消耗。
那么芡实,该怎么吃?
芡实宜用慢火炖煮至烂熟,细嚼慢咽。这样会直接调动体内的津液去运化芡实的滋补力。
因为我们嘴里的津液,是由脾肾所化,用它来送服,才能获取芡实完整的精气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,芡实无论是生食还是熟食,一次切忌食之过多,一般来说,一次吃10-20粒就够了!否则难以消化。
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个小方子
女人,最惧脾虚,尤其是生育之后肾气消耗过多,容易脾气虚弱,脸色黄而晦暗、早起眼睛浮肿、严重的掉发脱发、发质干枯分叉,等一系列衰老的问题。
可用芡实固肾不老汤:
芡实15克、莲子15克、花生20、龙眼肉8-10粒、蜜枣2粒、适量冰糖。
这个不老汤,是采取滋阴补肾、健脾和胃、调和气血的方法,由内而外让面色白嫩润泽,防止早衰。
毕竟长皱纹、干涩,皮肤黑,这通常是由肾气不足、气血失调、肾虚所致。补肾气能帮助黑色素代谢,补气血可以让肤质更显粉嫩。
芡实因固肾、收涩功能强,所以喝这个汤对尿频、白带多、容易腹泻的女生非常非常好!
但也因为这个效果太好,便秘的人不要喝。这个汤孕妇适宜,产后不适宜、因为芡实收涩功能强、会影响恶露的排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