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以来,就有“五色入五脏”的说法,指的是五种颜色的食物,分别滋养人的五脏,比如白色对应的就是肺,黑色对应的就是肾。入秋后,气候干燥,人容易口干舌燥,感觉到秋燥带来的各种不适。对此,有句老话道,“秋吃白,冬吃黑,滋阴润肺身体棒”。秋冬季节,可以适量吃些白色和黑色的食物,滋润又养肺。
入秋后,饮食要“润燥”,多吃“白1黑”,少吃1瓜,滋阴防秋燥,平安过秋。
一、多吃“白”
1、莲藕
俗话道,秋藕最养人。作为水生植物莲的茎,莲藕被评为“水八仙”之一,也是深受人们欢迎的秋天应季食物。这个时节的莲藕,色泽白嫩,口感清爽,当中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,用来煮汤喝,特别滋润。
食材准备:莲藕1节、新鲜的猪骨克、花生1小把、生姜片、料酒1勺、食盐适量
1、猪骨斩小块,温水下锅,加1勺料酒和片生姜,将水煮开后,撇去表面的浮沫,捞出来洗净;莲藕削皮切块,花生清洗干净备用;
2、将处理好的猪骨、莲藕、花生一起放入汤锅中,加入足量热水,水适量多加些,煮的过程中就不用再加水了,大火煮10分钟后,转小火炖40分钟,再加适量食盐调味,搅匀即可出锅。
2、薏米
早在多年前,薏米就被列入宫廷膳食之一,在古籍中多有记载其营养价值。入秋后,天气越来越干燥,饮食上讲究“润燥”。和喝各种冷饮相比,不如用薏米煮些汤汤水水喝,既能补充水分,还能提供营养。
食材准备:赤小豆1小把、薏米1小把、冰糖少许
1、将赤小豆和薏米洗净,放入盆中,加入足量冷水,浸泡个小时,或是放入冰箱中冷藏浸泡过夜;
2、将泡好的赤小豆和薏米下锅,倒入适量热水,大火将水烧开后,转小火煮50分钟,然后放少许冰糖,继续煮10分钟即可。这道糖水放凉后特别好喝,滋润又解渴。
、白萝卜
白萝卜素有“小人参”的美誉,在李时珍的著作《本草纲目》中,还称其为“蔬中最有利者”。白萝卜中含有芥子油、淀粉酶和粗纤维,可以促进我们的食欲,还能帮助我们缓解因为气候干燥带来的各种不适。
食材准备:白萝卜1根、牛肉丸00克、大蒜瓣、小葱1根、食盐适量
1、白萝卜削皮洗净,切成块状;牛肉丸清洗干净,大蒜和小葱切末备用;
2、热锅加油,放入蒜末爆香,再倒入白萝卜,大火翻炒至白萝卜略软后,往锅中加入适量热水,待水再次煮开后,放入牛肉丸,煮至丸子浮在水面上后,加适量食盐调味,再撒点葱花,即可出锅。
二、多吃“1黑”
1、黑豆
老话道,“逢黑必补”,说的是自然界中黑色的食物大多有滋补的作用,黑豆就属于典型的天然黑色食物。在古籍《延年秘录》中,是这么记载黑豆的,“服食黑豆,令人长肌肤,益颜色,填精髓,加气力”。
食材准备:黑豆1小把、黑米1小把、黑芝麻1勺、红糖适量
1、黑豆、黑米清洗干净,提前放入清水中浸泡个小时,也可以放入冰箱中冷藏浸泡一夜;
2、将泡好的黑豆、黑米,和黑芝麻一起放入锅中,加入适量热水,大火煮开后,转小火煮50分钟,然后放入适量红糖,继续煮10分钟,即可出锅。
三、少吃1瓜
1、西瓜
眼下尚处在早秋时节,大部分地方的天气还不会一下子骤降,特别是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,虽说已经入秋,但气温上依旧跟夏天差不多。在燥热难耐的天气里,有些朋友就喜欢通过吃西瓜的方式来降温。
西瓜属于寒性食物,入秋后还是少吃点为好。虽说气温依旧很高,但是早晚温差已经在开始逐渐拉大,这时候我们更要重视饮食,为秋冬季节囤积能量做准备。此外,秋天也是腹泻的高发季节,西瓜吃多了,还容易出现拉肚子的情况。
用大白话聊美食,我是懒喵,喜欢美食的朋友,随手点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