薏米

首页 » 常识 » 诊断 » 长夏防湿很重要祛湿攻略快收藏
TUhjnbcbe - 2023/10/16 16:59:00

长夏,指农历六月。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:“脾主长夏”。

湿为长夏主气,人体的脾脏与之相应,古人指出“长夏防湿”。中医认为湿为阴邪,好伤人阳气,尤其是脾阳。由于脾脏喜燥而恶湿,一旦受损,则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,而使气机不畅。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,临床可见脘腹胀满、食欲不振、口淡无味、胸闷想吐、大便稀溏,甚至水肿。

长夏时节因环境温度高,湿度大,易感湿邪,若再由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可出现湿阻。中医学认为天人相应,大自然将丰富的四季变化赋予人类,同样在养生方面也应遵循自然规律。

闷热潮湿,阴雨连绵,或久居卑湿之地,或涉水作业,或汗出沾衣,更容易感受湿邪变生疾病。若再因饮食不注意,过度进食生冷或误食发霉变质的食物损伤脾胃会导致湿邪内生。

在中医理论中,脾喜燥而恶湿,脾能运化水湿,然而也最容易被“湿”所困。

湿盛症状表现

湿阻最常见全身乏力、肢体困重、胸闷腹满、口淡、胃口不佳、腹泻便溏、小便不利、水肿、舌苔厚腻等表现。由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,牵一发而动全身,因此脾脏被湿所困还可以引起体内各大系统的病变,临床表现因人而异。

01舌苔厚腻

正常舌苔应该是薄白的,当舌苔颗粒细腻致密,揩之不去,刮之不脱,舌面上有一层油腻状黏液的苔质时,为腻苔;苔质较厚,望之不能见底,为厚苔。晨起漱口对镜看一下舌苔或许会让您看到身体是否有异常。

02全身乏力

湿阻的乏力带有“困重”的特点,就好像被湿毛巾裹住沉重而无力的感觉。中医还有“因于湿,首如裹”之说,意指头部胀满沉重,如有物裹住亦为湿阻的表现之一。

03纳呆便溏

这指的是容易胸口闷,胃口不好,稍微吃一点就觉得饱胀。湿邪还有“浊”的特点,除了大便稀薄不成形或黏腻不爽之外,其分泌物和排泄物具有秽浊不清的特点。比如小便浑浊不清、妇女白带增多、湿疹等。

04口苦口腻

有人到了夏季就感到口中腻腻的,带点苦味,即使美味佳肴食之也索然无味,不妨注意自己是不是有“湿”。

05身体酸重

关节疼痛,甚至屈伸不利,难以转侧,尤在夏季或阴雨天。

日常防湿举措

俗话说“千寒易去,一湿难除”。这是因为“湿性缠绵”是其一大特点,即湿邪致病病程较长,缠绵难愈,反复发作,这是由湿邪的性质决定的。湿邪性黏滞,它容易与体内寒、热等其他病因互相结合,变生多种疾病,或结为湿热,或聚为寒湿。由此可知,祛湿可谓“漫漫之路”。

01少开空调

现在大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,许多人到了夏天离不开空调,喜欢把温度调得非常低,然而相对于正常的四季循环来说,过低温度的空调环境是违背时令节气的。可适当调高空调温度,以26℃为宜。

02少食生冷

进食过于生冷的食物容易使湿邪停滞。中医认为湿性属水,水属于阴,因此湿为阴邪,耗伤人体阳气,尤其是脾阳。

本来长夏季节湿邪容易侵袭人体,过食生冷再给“湿”加一把助推的力量同它一起损伤体内的阳气,更加重了承担运化水湿功能的重要脏腑——脾的负担,从而更容易导致人体内部代谢的不平衡,招致湿留体内而致病。因此“防湿”必须从日常饮食做起。

03补充阳气

养生者必顺应天时,《内经》中说:“春夏养阳”。可能有些人要问了,夏天已经那么热了,还需要补充阳气吗?其实,这句话的意思指的是,春夏时节,万物生机勃发生长茂盛,是阳气充旺生发的表现;夜晚渐短、阳气渐长而阴气渐消,相应万物进入生长阶段。养生也应顺时顺应阳气的生发宣泄,“动则生阳”,夏天也要坚持运动。

艾灸、日光浴都是夏天为身体补充阳气的好办法。

健脾祛湿食物

夏季是阳气旺盛生长的季节,饮食摄养宜清淡,忌油腻,多食营养丰富的蔬菜、瓜果之品。同时注意“夏不欲穷凉”,不能过食生冷以防耗伐生发之阳,从而做了“湿”的帮手。

在平常的食物中,有不少具有一定的健脾利湿作用。

山药

山药甘平,归脾、肺、肾经,具有补脾养胃,生津益肺,补肾涩精作用。《神农本草经》言其能“补虚羸,补中益气力,长肌肉”。麸炒山药补脾健胃,脾虚食少,体倦便溏及妇女带下,儿童消化不良、腹泻等皆可运用。

白扁豆

白扁豆自古以来就是药食两用的佳品,其味甘、性微温,归脾、胃经。具有健脾化湿,和中消暑的功效。常用于脾胃虚弱,食欲不振,大便溏泻,白带过多,暑湿吐泻,胸闷腹胀。炒白扁豆健脾化湿。用于脾虚泄泻,白带过多。

明·李时珍所著的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:“硬壳白扁豆,其子充实,白而微*,其气腥香,其性温平,得乎中和,脾之谷也。入太阴气分,通利三焦,能化清降浊,故专治中宫之病,消暑除湿而解*也。能止泄痢,消暑,暖脾胃。”

白扁豆能健脾化湿以和中,性虽偏温,但无温燥助热伤津之弊,故可用于暑湿吐泻。

大枣

大枣味甘、性温。归脾、胃经。有补中益气,养血安神,缓和药性的功效。可以用于脾虚食少便溏,倦怠乏力。

薏苡仁

薏苡仁俗称作米仁,味甘,性淡、微寒,归脾、胃、肺经。有利水渗湿,健脾,除痹,清热排脓的功效。可以用于小便不利、水肿、脾虚泄泻等。

冬瓜皮

冬瓜皮味甘,性微寒,归肺、小肠经,利水消肿,可以用于水肿、小便不利等人日常代茶饮。

玉米须

玉米须味甘,性平,归膀胱、肝、胆经。有利水消肿,利湿退*的功效。还可以疏利小便,达到排除壅积的水液和湿气的作用。另外,它还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。夏季正值玉米上市之时,变废为宝将玉米须一起煎汤煮,代茶饮,十分适合糖尿病患者。

赤小豆

赤小豆味甘酸,性平,入心、脾、肾、小肠经。有利水除湿,通乳,解*排脓的功效。

绿豆

绿豆味甘,性寒,归心、胃经,有清热、消暑、利水、解*的功效,可用于暑热烦渴、感冒发热、吐泻、水肿尿少。

需要注意的是,无论多好的食物,均不宜一味偏颇地过量食用。如对糖尿病患者来说,大枣含糖量比较高,虽然有健脾养胃、调中补血之效,但是糖尿病患者也不适宜过多食用。另外,有些以“湿热”表现为主的人,如见心烦口渴、小便*赤等,还是应该以清化湿热为主,红豆薏米并不一定合适。

还有绿豆、冬瓜皮等品,性味比较寒凉,属脾胃有寒的人就不适宜多吃(脾胃有寒的人常表现为胃脘部冷痛,大便溏薄,喜爱喝热水并能缓解症状)。

虽然夏季容易出现“湿”重而影响健康,但每个人体质不同,并非每个人都会为“湿”所困。如果体内并无湿阻反而还属于津液亏虚的体质,却“跟风”大量食用利水渗湿的食物和药物,则会加重体内气血津液和阴阳的失衡,导致身体的不适。

因此,合理饮食以及合理养生,不跟风不过度,才是正确的养生态度,符合养生的“中道”。

来源:广东中医药

编辑:*怡辛

责编:王慧

1
查看完整版本: 长夏防湿很重要祛湿攻略快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