狠抓秋管重攻秋桃
狠抓秋管重攻秋桃
作者:欧阳文焕
文章来源:桃
发表时间:2003-09-07
点击量:
襄樊市76万亩棉花由于长时间受异常气候因素的影响,导致棉花长势不平衡,到目前为止还有50%的棉田未封行,架子小而空,伏前桃和伏桃比例小,蕾铃脱落多,生产形势十分严峻。
近期对全市1000多块、35000亩有代表性棉田调查,单株仅6个桃,实现棉花丰产稳产,单株成桃要达到18个,秋桃必须12个。为此,各地要加大抗灾田管力度,养根保叶防早衰,保蕾保铃增秋桃,干方百计增铃重。
(一)普及叶面喷肥。岗地棉花易早衰是襄樊棉花生产中的一大障碍,叶面喷肥可提高棉花产量,投资小、见效快、效益高。根据棉花生长的特点,要在所有棉田开展叶面喷肥,大力推行“三合汤”,亩用1公斤尿素+150克磷酸二氢钾+50公斤水于露水干后进行喷雾。有条件的地方可连续喷雾3-5次,每次间隔五天左右,效果更好。对长势差的棉田每亩追施5公斤尿素作盖顶肥。
(二)加强水份管理。一要防渍涝,遇连阴雨天气搞好沟厢清理,排去明水,降低田间湿度,增强根系活力,防止烂桃。二要防秋旱,遇旱要灌水,防棉株失水打焉。
(三)搞好病虫防治。红铃虫和棉铃虫主要危害蕾花铃,直接影响棉花产量,八月下旬至九月上旬要以三代红铃虫和四代棉铃虫为主,兼治斜纹夜蛾、甜菜夜蛾。病虫防治历来是田管工作的重点和焦点。因此,一定要准确搞好预测预报,及时向农民发布病虫信息,组织对口农药,办好病虫防治现场,使农民在防治上做到用药对口、防治时间准确,防治方法得当,力争把病虫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。
(四)推迟拔杆时间。棉铃吐絮后5-7天为最佳采摘时期,应及时采摘,为减少“三丝”,提倡用布袋收、布袋装。为提高棉花质量,做到不摘雨、露水花和笑口桃,不带壳收花。并搞好五分,即分收、分晒、分轧、分藏、分售。由于今年棉花普遍迟发,秋桃比例大,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秋桃,使之能正常成熟吐絮,各地尽量在10月20日以后拔棉杆,争取多收秋桃。为不影响下季作物的生长季节,要大力推行棉田套种和套栽,两者兼顾,协调一致,互不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