薏米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医院薏米的功效 [复制链接]

1#

薏苡仁又名薏米,是药食两用的常用药材之一。薏苡仁药用最早记载在《神农本草经》,认为薏苡仁擅长治疗风湿痹痛,能够下气除湿,长期服用还可以轻身益气。

薏米的功效

1、生薏米煮汤服食,利于去湿除风;用于健脾益胃、治脾虚泄泻则须炒熟食用。

2、薏米用作粮食吃,煮粥、做汤均可。夏秋季和冬瓜煮汤,既可佐餐食用,又能清暑利湿。

3、将鲜奶煮沸,加入薏仁粉适量,搅拌均匀后食用。常食可保持皮肤光泽细腻,消除粉刺、雀斑、老年斑、妊娠斑、蝴蝶斑。

薏仁较难煮熟,在煮之前需以温水浸泡2-3小时,让它充分吸收水分,在吸收了水分后再与其他米类一起煮就很容易熟了。

常吃薏米有什么好处?

1、延缓衰老,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。

2、对心血管的影响:抑制呼吸中枢,使末稍血管特别是肺血管扩张。

3、抗肿瘤:尤以脾虚湿盛的消化道肿瘤及痰热挟湿的肺癌更为适宜。

4、降血糖:可起到扩张血管和降低血糖的作用,尤其是对高血压、高血糖有特殊功效。

5、增强体质:增强免疫力和抗炎作用,薏苡仁油对细胞免疫、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。

6、镇静、镇痛及解热作用:具有镇静、镇痛及解热作用。对风湿痹痛患者有良效。

7、抑制骨骼肌的收缩:薏米可抑制骨骼肌收缩,能减少肌肉之挛缩,缩短其疲劳曲线,能抑制横纹肌之收缩。

8、美白肌肤:薏米因富含蛋白质,可以协助消除班点,使肌肤较白皙,若长期饮用,还可以达到滋润肌肤的功效。

9、促进新陈代谢:薏米可以促进体内血液和水分的新陈代谢,有利尿、消水肿等作用,并可帮助排便,所以可以帮助减轻体重。

10、薏米有减肥、治面疱的作用:每天食用60克薏米,可有效降低血桨胆固醇,防止心脏血管方面疾病,可增强免疫系统,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薏米油对心脏、肠管、子宫、骨骼肌及运动神经末梢等低浓度呈兴奋作用,高浓度成麻痹作用。

孕妇能吃薏苡仁吗

薏苡仁是一种药食同源之物,中医认为其质滑利。药理实验证明,薏仁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,可促使子宫收缩,因而有诱发流产的可能。所以孕妇应避免食用薏苡仁,尤其是孕早期的孕妇。另外,处于经期的女性也是不建议吃薏苡仁的。

推荐薏仁祛湿食谱1薏苡仁粥

材料:薏苡仁15克,粳米50克,二者洗净一同放入砂锅,加适量清水,大火煮沸,小火熬煮成粥。

功效: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。适用于脾虚腹泻、脾虚水肿、关节疼痛。

2薏苡仁冬瓜猪肉汤

材料:薏苡仁10克,扁豆10克,陈皮5克,冬瓜(连皮)克,猪肉克,生姜适量。猪肉洗净切块、焯去血水备用。薏苡仁、扁豆、陈皮洗净,冬瓜(连皮)洗净切块,生姜切片。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锅,加适量清水,大火煮沸,小火熬煮1、5小时,调入精盐即成。

功效: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。

3薏苡仁赤豆鲫鱼汤


  材料:薏苡仁30克,赤小豆30克,陈皮5克,生姜3片,鲫鱼1条(约克)。鲫鱼去鳞及肠肚,洗净,入油锅煎熟备用。薏苡仁、赤小豆、陈皮、生姜洗净,与鲫鱼一同放入砂锅,加适量清水,大火煮沸,小火熬煮1-1.5小时,加入适量料酒,煮沸片刻后即可食用。


  功效:具有健脾、祛湿、消肿的功效。适用于脾虚水肿、脚气浮肿的人群食用。

4薏苡仁银耳羹

薏苡仁去杂用温水浸泡。银耳先放入凉水中浸软,去杂质,改用开水浸泡,直至发透为止。锅中加入冷水、银耳、白糖烧滚,放入泡好的薏苡仁,入水淀粉勾成稀芡,加糖桂花出锅装碗即成。具有健脾、补肺、利水的作用。

5芡实莲子薏米汤

排骨克,芡实30克,莲子20克,薏米30克,陈皮5克,姜1小块。先把芡实、莲子和薏米等,用清水洗净,然后,隔夜浸泡备用;小排洗净后,剁成小块,再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水;陈皮用温水洗净并泡软后,切成丝备用;姜洗尽切成丝备用;把处理干净的排骨,以及事先浸泡一夜的芡实、莲子和薏米一起放入炖锅中,同时放入陈皮丝和姜丝,大火煮沸,改成小火炖两个小时左右。最后加盐调味即可食用。

6薏仁茶


  浮肿的原因很多,如果是单纯的水分滞留造成的浮肿,推荐饮用薏仁茶。


  原料:炒薏仁10克、鲜荷叶5克、山楂5克。


  做法:热水煮开,就可以饮用了。


  功效:清热、利湿、治疗水肿。

各科室联系电话

科室

电话

院办室

即报处

公共卫生科

院感科、护理部

医务科、质控科

药剂科

内二科

风湿病科门诊

外科门诊

外科住院部

内科住院部

风湿病科住院部

骨伤科

儿科

眼科

检验科

彩超室、碎石科

煎药室

放射科

长按下图识别

分享 转发
TOP
2#
北京那家治白癜风最好 http://wapyyk.39.net/bj/zhuanke/89ac7.html

有一种痛,让人撕心裂肺、生不如死,甚至有人说堪比生孩子的痛苦,这种痛叫做“痛风”。痛风到底有多疼?有的人疼得想被砖头砸脚,还有的人会疼得跟针扎似的,总之痛不欲生,想死的心都有。现在让我们来具体地看一下。

据中国广播网,最新统计显示,中国已有1.8亿高尿酸血症患者,成为继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之后威胁健康的第四大危险因素。

痛风在形成期间,是会造成关节刺痛、下肢肿痛、全身不适甚至是发热以及寒战等症状。在病情一旦形成之后,肯定会开始出现逐步疼痛的症状,并且这种疼痛时间是会根据个人治疗效果的不同,从而持续着不同的时间。在第一次出现痛风的情况下,多数是在深夜间发生,并造成关节处明显疼痛而出现惊醒情况。这种疼痛时间并不会因为次数的不同而出现变化,所以第一次痛风若没有治疗的话,是会出现持续疼痛的情况。因此,在第一次出现痛风时,必须要及时进行检查并通过挂水和服用药物的方式,对于身体内部做相关的治疗和调整,才能使患者的身体有效恢复并减少疼痛情况的持续影响。

一般情况下,第一次痛风发作之后,如果能够及时治疗的话,一般会在一天内使疼痛情况有效抑制。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是病情持续加重的话,疼痛时间有可能是持续反复并持续数月、数年之久。因此,在痛风情况一旦发生时,不管是第一次或是第几次,都应该及时做出治疗,以防止身体上疼痛情况的持续或间歇性发作。而痛风这种情况的发生,不单只会造成身体上的疼痛不适,更会伤及肾脏等相关器官。所以说,痛风在发作之后,一旦治疗不及或治疗效果不佳时,肯定会造成身体上明显损害之后,从而造成肾功能不全、关节残疾等严重并发症。

人在患上了痛风之后,一般都会有以下症状。

手脚肿痛是属于痛风的常见现象,痛风并不是像其他的风湿类疾病一样,只是痛某一个关节,而是从一个关节痛到另外一个关节,由于痛风是可以来回走动的,所以有部分患者就会开始出现,第一天手根本不能动弹,红肿发热,而第二天这种症状就开始从手迅速的转移到脚,手开始能够轻微活动,但是脚却不能够在走路。

痛风也分为急性期和间歇期,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症状。

1、急性发作期间,不仅会有关节肿痛、手脚肿痛的情况,还会伴有发热(不是特别严重)、头痛、心悸及厌食等全身反应。但是经过治疗后,一周左右,症状逐渐消失,关节也会恢复正常。

2、间歇期是指症状缓解的时期,一般没有症状,可持续数月或数年,但随着病情加重,间歇期可越来越短,身体一些部位可能还会长出痛风石。部分患者会出现疼痛持续不缓解的情况,严重者出现关节结构被破坏,关节功能异常。

痛风可以说是一种折磨人的疾病,因为发作起来那是非常疼的。今天地瓜君带给大家一个简单的小方子,治痛风,一天见效!

首先要准备生薏米克,桑枝30克,核桃仁4枚,水毫升。我们把薏米、桑枝、核桃仁放在一块,加水毫升,浸泡1个小时,开锅后再煎30分钟滤出,滤出后药液约有毫升,早晚分两次温服。这个方子中生薏米清热化湿,桑枝通络止痛,核桃仁强肾,加在一起可以活血化淤、疏通经络,中医上认为痛风是痹证,属于热痹,这个方子对于热痹来说很有疗效,一般1天见效!三天缓解症状!赶快介绍给身边被痛风困扰的小伙伴吧!

文章推荐高尿酸的“死对头”终于现身了,常吃体内尿酸含量猛降,远离痛风大红萝卜,能治痛风!别再花冤枉钱了

最无聊的小游戏,越玩越上瘾,还能免费领礼品!

在看点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