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地址:
《密阳》这部电影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,对宗教进行了批判和揭穿。在影片中展现了宗教救赎是虚妄的,宗教有着欺骗与自欺。对于宗教在人生苦难中的作用,宗教在人生苦难中功能,影片对此进行认真而深入的探讨。影片中,当失去丈夫的李心爱带着孩子刚来到密阳,药店的基督徒就看上了她,认为她是一个弘扬教义的好对象,要对她进行重点发展。一开始李心爱对那些基督徒多次的拒绝了,可见她一开始是一个无神论者,她没有任何的宗教信仰。但是,儿子的死对她的打击是太大了,她内心充满了痛苦,她的痛苦得不到排解,她默默忍受命运的打击,她越来越痛苦。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教会,在教会里她可以彻底地宣泄内心的无限痛苦,教会给她提供了一个排解心中苦闷场所。于是她由不信教到信教,由无神论者到有神论者,她皈依了天主教,投身在天父的怀抱里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李心爱皈依了天主教,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信仰。因为她信天主的目的不是单纯的,她信耶稣只是为了排解内心的痛苦,只是为了获得心灵上安慰,只是逃避现实世界。她对耶稣的信仰实质上是自我安慰和自我欺骗。因此,当绑架儿子的罪犯在监狱里说出他已经获得了天父的赦免,他已经获得了天父的宽恕,李心爱彻底动摇了,她不再信仰天主教了。李心爱从内心认为宗教应该为个人的情感服务,应该为个人的意志服务。当宗教不再能够为她的情感和意志服务时,她就会义无反顾地放弃宗教,抛弃宗教。从宗教方面看,《密阳》是一部亵渎宗教、亵渎神灵的电影。以往的渎神影片大多是重新结构和诠释宗教教育,揭露宗教制度的黑暗。而《密阳》与以往的渎神影片相比水平更高。它绕开了宗教教义和宗教制度,对宗教精神进行了直接的质疑,对宗教精神进行了尖锐的批判。从而在哲理上对宗教进行了终极否定。影片在两个地方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。一次是李心爱的儿子遭人绑架被杀害,一些基督徒借机安慰他,上帝可以给她无限的爱,劝说她皈依天主教,说这是上帝对她的旨意。开始的时候李心爱并不信什么宗教,对基督徒反驳道:“看着我儿子无辜的死去,上帝为什么不管?” 一次是当李心爱得知杀人凶手毫无悔过,反而以上帝之名获得心理坦然,她不能接受上帝无原则的宽恕和赦免,毫不考虑受害者的感受,她对上帝的信仰突转,她开始痛恨上帝,对上帝表示绝望。这也造成了电影情节的重大转折。[6]
3、点击客户端的头像,然后弹出对话框。